然而李顯龍在美國的幾次發言顯示,新加坡對中國友好的官方口徑並無改變。
大衛・伊格勒的這本《打造太平洋》,描述的時空不一樣,內容當然不一樣,不過都同樣值得閱讀。太平洋地區包含三種地理型態:廣大的水域、水域中的島嶼,以及周邊的陸地。
它們經常面臨火山爆發,以及海嘯、颶風、洪水與乾旱的威脅。他們在北美挖取粉光蔘,到夏威夷砍伐檀香木。這些人對太平洋的認知與利用,才是改變太平洋地區的力量來源。外來者的現身,帶來生態的浩劫。其實,在庫克船長之前,早有歐洲船舶經過太平洋,而且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到太平洋島嶼的環境。
前者開啟了利用太平洋航運的新契機,後者則誘發大批廣東勞工踏上越洋之旅,太平洋東西兩岸人口與商品的移動就此頻繁。水域中的島嶼長久以來都與外界隔絕,要等到航運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幡然改變。要一致的話,他一是堅持純粹因為張愛玲見解與他相同而讚美張愛玲,而同時純粹因為白先勇見解與他相反而貶抑白先勇。
假如周汝昌在看到張愛玲論《紅樓夢》的文章時,也看到白先勇的文章,而假定他亦自愧未曾讀過白先勇的小說,他會因而調整對張愛玲的讚美嗎?我猜不會。他說的應該是張愛玲《紅樓夢魘》裏的文章,而他認為不凡的見解,不外乎是「《紅樓夢》未完還不要緊,壞在狗尾續貂成了附骨之疽」和「《紅樓夢》[由於後四十回而] 被庸俗化了」(張愛玲《紅樓夢魘》自序)。[……] 這是一位絕代的天才,她的文藝審美水平特高——用我的話說:她不俗,有靈性,有藝術眼,有上智上慧,非同小和。周汝昌對張愛玲的讚賞是基於對自己的肯定(別忘記,他「自愧未曾讀過她的小說、劇本」),這樣的心理反應是人之常情。
他盛讚張愛玲,歸根結底是因為張愛玲的見解與他的相同而已。周汝昌還欣賞張愛玲「對《紅樓夢》是如何的精熟至極」,但熟讀《紅樓夢》不一定「文藝審美眼光很高明」,不保證「有靈性,有藝術眼,有上智上慧」。
這只以《紅樓小講》裏論張愛玲的這篇文章而言,他後來是否另有看法,我並不清楚周汝昌認為(「肯定」也許更準確)程高本一百二十回《紅樓夢》「不是曹雪芹的真全稿,只不過是由程偉元、高鶚等人偽續了後四十回,而托名號稱『全本』的」(《紅樓小講》第一講)在他看來,後四十回不但是偽續,而且是歪曲曹雪芹原意的劣作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他看到張愛玲論《紅樓夢》的文章,喜見不謀而合,稱讚張愛玲為「脂粉英豪」,就是間接自詡為「英雄所見略同」的英雄了。
一是不因為白先勇見解與他相反而貶抑白先勇,而同時放棄對張愛玲的讚美。這只以《紅樓小講》裏論張愛玲的這篇文章而言,他後來是否另有看法,我並不清楚。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然而,經過反省後,便應該被理性平衡,意識到那判斷難免有幾分偏見。
白先勇與張愛玲都是著名小說家,同是《紅樓夢》迷以及研究《紅樓夢》多年,但白先勇對後四十回評價很高(看《白先勇細說紅樓夢》和《正本清源說紅樓》)。本文獲授權轉載,原文可見於作者網頁。
假如周汝昌在看到張愛玲論《紅樓夢》的文章時,也看到白先勇的文章,而假定他亦自愧未曾讀過白先勇的小說,他會因而調整對張愛玲的讚美嗎?我猜不會。然而,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都猜對了,周汝昌就是不一致。
他說的應該是張愛玲《紅樓夢魘》裏的文章,而他認為不凡的見解,不外乎是「《紅樓夢》未完還不要緊,壞在狗尾續貂成了附骨之疽」和「《紅樓夢》[由於後四十回而] 被庸俗化了」(張愛玲《紅樓夢魘》自序)。要一致的話,他一是堅持純粹因為張愛玲見解與他相同而讚美張愛玲,而同時純粹因為白先勇見解與他相反而貶抑白先勇。他盛讚張愛玲,歸根結底是因為張愛玲的見解與他的相同而已。[……] 這是一位絕代的天才,她的文藝審美水平特高——用我的話說:她不俗,有靈性,有藝術眼,有上智上慧,非同小和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圖片來源:北京出版社 可是,周汝昌在這篇文章首先承認了「自愧未曾讀過她的小說、劇本」。
周汝昌還欣賞張愛玲「對《紅樓夢》是如何的精熟至極」,但熟讀《紅樓夢》不一定「文藝審美眼光很高明」,不保證「有靈性,有藝術眼,有上智上慧」。他會由於白先勇推崇後四十回而貶抑白先勇為「文藝審美眼光不高明」嗎?我也是猜不會。
周汝昌對張愛玲的讚賞是基於對自己的肯定(別忘記,他「自愧未曾讀過她的小說、劇本」),這樣的心理反應是人之常情。那麼,他根據甚麼來判斷張愛玲之「非同小可」?原來只是憑著「偶然見到一兩篇隨筆性文章,竟然都談到了《紅樓夢》,而且見解不凡」。
紅學名家周汝昌在〈張愛玲眼中的《紅樓夢》〉(《紅樓小講》第二講副篇)這樣讚美張愛玲: 張愛玲的文藝審美眼光很高明(水平和能力),尤其符合雪芹標準的「脂粉英豪」,又與鬚眉濁物不同,彌覺可貴之至要是你來自香港,出發之前請你好好準備一下如何介紹香港,學做兩道港式菜色,找幾張喜愛景點的相片。
去公家機構辦事、去銀行開戶口、向電力公司申請供電,很多時對方都會搞錯你的資料,寫錯你的名字和地址,多收你的費用。從納粹黨 崛起,到二戰開始至結束,後來兩德分裂到統一,再到歐洲一體化後的德國。要是你去前東德生活,請你簡讀1949至90年的東德歷史,知道甚麼是少先隊、青年團、史塔西。原因很簡單,就是人總有錯。
東亞人在德國,不像西方人在東亞,不會受到優待,但也不會被虧待。這世界沒有一帆風順,但準備得好,無論在物資上和精神上,都會鋪平很多凹凸不平的地方。
不要相信德國人的刻板形象。這裡不贅述德文水平和要帶多少錢過來。
他們會見識到這個世界有名的繁盛都會裡的人,他們關心甚麼,經歷過甚麼,又有何樣的回憶。十小時的機程,你會讀得完的。
初識對方,不用把自己大半生娓娓道來,但分享幾幀照片,讓對方不只了解你,也認識五歲、十五歲、二十歲時的你,知道甚麼對你重要。照片上最好有你,或是找些以前的舊照,因為與別人分享所愛,是建立感情的好辦法。別人會犯錯,自己也會因為人生路不熟而撞版,犯下一些好像很愚笨、在家鄉不會犯的錯。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第三,就是好好認識自己的故鄉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那請你讀一下 1933 至現在的德國史。我們在家鄉接觸的德國人,多是見多識廣的精英,但來到德國,甚麼態度和性格的人都有,不再像歌德學院老師般和藹。
他們也許有在二戰中死去的親人,有在分裂時失散的好友,也有因為歐洲一體化而獲得的學習和工作機會。來德生活的人常問,來之前要準備甚麼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青黄未接网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